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立秋医学科普,秋季医学科普小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04-17 09:55:04 医学科普 4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立秋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立秋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三伏的知识?
  2. 七月几号进入初伏?

关于三伏知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中的"伏",有两层含义。第一,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第二,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入伏时间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使用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来表示日期,六十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

立秋医学科普,秋季医学科普小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立秋医学科普,秋季医学科普小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得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

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夏季的最炎热时期。根据地理知识,三伏天的出现与地球的轨道位置有关。在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时进入初伏;第二个庚日,太阳直射点位于黄道上,这时进入中伏;第三个庚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这时进入末伏。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三伏天的出现时间在不同年份会有所不同。在三伏天期间,气温高,阳光强烈,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健康

七月几号进入初伏?

2023年入伏时间是7月11号。入伏是指进入三伏时期的第一天,即初伏的开始。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05°时的日期确定。一般来说,入伏日期为夏至后的第11天。具体日期每年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年的夏至日期来计算。例如,如果夏至日期是6月21日,那么初伏的入伏日期通常为7月1日左右。入伏标志着三伏时期正式开始,这段时间内天气通常炎热,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立秋医学科普,秋季医学科普小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三伏天初伏时间将从2023年7月11日开始,将在7月20日结束,完整时间表如下: 属于初伏的日期包括7月11日、7月12日、7月13日、7月14日、7月15日、7月16日、7月17日、7月18日、7月19日、7月20日。

7月11日正式入伏

天文科普专家明确表示,7月11日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立秋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立秋医学科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1141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