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肝癌医学科普,肝癌医学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05-21 15:10:01 医学科普 53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肝癌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肝癌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肝癌应该如何诊断?有哪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2. 38岁女子,查出肝癌,13岁儿子也没能逃过,究竟是什么原因?

肝癌应该如何诊断?有哪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医生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肝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在恶性肿瘤致死病因中排第三位,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医学科普,肝癌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相关检查能帮助发现和诊断肝癌

(1)肝脏彩超:这是发现肝癌最常用、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能发现大于1cm的占位病变,小于1cm也能发现,但对于良恶性判断困难。

(2)甲胎蛋白:这是诊断肝癌比较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约70%左右的肝癌患者出现甲胎蛋白升高,但是在肝炎肝硬化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也可升高,必须排除。

肝癌医学科普,肝癌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异型凝血酶原:也是发现肝癌的肿瘤标记物,发现率高于甲胎蛋白,部分医院已开展此项检查,但尚未普及

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两者同时检查,能提高肝癌的诊断率,其中彩超是必不可少的。



肝癌医学科普,肝癌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肝脏强化CT或核磁:当筛查手段发现可疑的肿瘤时,必须做强化CT或核磁明确。

(5)肝动脉造影:对于了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断时,可以进行此项检查,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进行治疗。

(6)肝脏穿刺活检:这项检查是最准确的,但是取材时不一定能取到确切的病灶,所以目前不主张。




那么,哪些人应该定期筛查肝癌呢?

①有乙肝或丙肝感染者;②长期酗酒;③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④长期脂肪性肝炎;⑤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⑥直系亲属中有得肝癌的人群,40岁以上男性风险更大。

建议上述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关注段医生,健康养生

大多出现症状就晚期了,有个大小10几公分的病人医院弃疗的,自己在家吃中药,每月小3公分,最后剩下3公分不再缩小。人很正常,可惜的是没有去做摘除手术,最后形成癌栓,人没了。

我国可以称为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检出率也在逐渐省上升,那么,肝癌确诊需要哪些方式?有的时候,医生做了肝部B超后,眉头紧锁,怀疑是肝癌,接下来会安排血检、CT、核磁、病理等明确性质。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肝癌的确诊除了肝癌B超外,还需要哪些诊断标准

一,肿瘤标志物

1,如果排除妊娠活动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进行肿瘤标志物出现这几种情况可以怀疑为肝癌:①AFP>200m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②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⑤检测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400μgml,并持续四周以上,着可以怀疑为肝癌。

2,其他标志检查:有70%肝癌病人出现r-谷丙氨酰转肽酶(r-GT)升高;20%的肝癌病人出现碱性磷酸酶增高;约有80%的病人出现5-核甘酸二脂酶同功酶V(5-NPDase-v),阳性率更高;约90%的肝癌病人α-抗胰蛋白酶(α-AT)增高;铁蛋白酶,905肝癌病人含量也会增高。70%的肝癌病人癌胚抗原(CEA)升高,通常情况下异常凝血酶原>300mgml。

3,部分肝癌患者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及乙肝标志物阳性提示,常常会有肝炎病史或者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二,定位诊断

1,肝部B超,进行肝脏及邻近脏器切面影图可以发现2-75px以下的微小肝癌。

2,CT及MRI,当肝癌直径小于50px或密度近似普通CT难以显示,需要进行增强CT,可以显示直径在1~50px的病灶。而MRI能更清楚的显示肝癌的转移***灶,可作不同方位的层面扫描。

目前诊断肝癌比较特异的化验指标是AFP,即甲胎蛋白检测。如果其升高得比较明显,往往对指向肝细胞性肝癌有比较大的把握。

另一方面,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更高,一般是将B超作为体检的首选方法,但如果希望判明是否有肝癌或是否就是肝癌,CT增强扫描更有价值。MRI检查由于扫描序列丰富,可以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对于CT检查后仍难以确诊的病变,联合MRI检查往往都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特别是对于小结节的早期肝癌,MRI的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在鉴别诊断方面作用很大。

目前的医疗实践中,往往是影像学检查结合化验检测,漏误诊现象越来越少了!

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检查是关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检查。

大部分的肝癌病人都是长年携带乙肝,逐渐发展导致的。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乙肝携带者,一定要提醒他定期复查,也许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提醒,或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不至于走上末路。请记住,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彩超、肝功能、甲胎蛋白。

38岁女子,查出肝癌,13岁儿子也没能逃过,究竟是什么原因?

了解肝癌吗?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巨大。38岁女子查出肝癌,13岁儿子也没能逃过,很多人会存在疑惑,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我国是肝炎大国,尤其是乙肝的出现概率更高,而有高达九成的肝癌是从乙肝转化而来的。儿子可能有乙肝基础,进而不加以控制,而发展为肝癌。对于肝炎患者在病症没有治愈之前都要引起重视,而一般从肝炎到肝癌的过程需要经历二十年时间。因此很容易让人忽视其危害性。

虽然说脂肪肝转变为肝癌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这个因素也不容小觑。因为在我国肥胖人群占据了很大部分,而在肥胖人群当中脂肪肝的出现概率有很高,在肝脏中堆积的脂肪会让肝脏运作问题越来越大,导致肝脏没有办法吸收[_a***_]物质,长期以往就会导致肝炎。而肝炎如果没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肝硬化,当走到这一步一般距离肝癌就不是很遥远了。

中国人在交际应酬方面非常重视,在应酬当中酒是少不了的。喝酒豪爽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状态,而在酒精当中乙醇的含量非常高。这种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很容易在氧化作用之后形成乙醛,而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因此喝酒越多的人患肝癌的概率越高。

癌症病毒和毒素引起,遗传的只是***和毒素。安东尼威廉对于癌症的论述才是对的。他给出的疗愈方式也很简单,素食生食,多喝蔬果昔。不吃肉蛋奶和油以及麸质,不吃大豆和玉米。用土豆红薯土豆和山药当主食,不吃含有麸质的主食。

纯素、多生机饮食,癌症康复的几率很大的。

如果一家人都出现肝癌,那么一定是与饮食习惯生活的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是有关的,造成肝癌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饮酒以外,环境因素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的,比如经常熬夜,饮食上喜欢烟熏腌制的食物,经常吃烧烤,喜欢并且经常吃油炸类的食物,经常吃剩饭剩菜,过于节省,坏掉的食物削掉以后继续吃,乱用药物,以及乱用保健品等等,长期保持这些习惯,就会大大增加肝癌的风险。

再加上平时的意识结构不够均衡,导致长期便秘,而长期的便秘,这些肠道中的食物残渣会在肠道中不断的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而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会进入到肝脏进行解毒,短期之内影响不大,但是长期会引发肝功能紊乱,甚至会增加肝脏疾病的风险。所以平时饮食结构也要调整好,尤其是要注意荤素搭配,每天多吃新鲜的蔬菜500g,足量饮水1500-1700ml。

另外伤肝的因素还有一个最常见的就是情绪不佳,刚开始情绪不佳也只会造成肝气郁结,但是长期的肝气郁结,也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损伤,所以要想保护肝脏的健康,需要从平时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上着手。

关于肝癌,我们从三个核心的三个因素说说:(1)乙肝***感染,(2)生活因素,(3)基因遗传。所有这种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1,什么是肝癌?

肝癌简单的说就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既然是恶性肿瘤,就不得不说肿瘤的本质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与基因遗传,生活因素直接相关。再就是肝癌患者中,90%有乙肝疾病史。下来分别说说。

2,乙肝会传染?

大家知道乙肝是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方式就是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虽然说现在医疗上有疫苗,以及很好的干预手段,但是治愈仍旧是一大难题。母婴传播早起不知道,母亲没有孕期干预,以及生***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很综艺导致宝宝垂直感染,所以题主中的妈妈很可能有乙肝,并传染给儿子。

3,乙肝会遗传?

这块说的遗传,指的是得肝癌风险遗传。比如两个人都是乙肝,相对肝癌风险高的人,肝细胞发生癌变的概率高,就更需要注意。

4,生活因素呢?

前面说了乙肝,肝癌基因遗传,但是还有最重要的的一个生活因素,因为天天都要吃喝拉撒。就算没有乙肝,没有乙肝遗传。要是生活上乱折腾,相信肝脏也不会好哪去。

(1)水源:

因为每天吃饭,喝水,要是水不好,当然危害不小。比如饮用不干净,未处理的谁,含有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高。以及含有金属铜、锌、镍等。

(2)环境:

饮食种类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合理也很重要,因为不合理的饮食会营养不均衡,缺乏微量元素,这样长期肯定会降低免疫力,导致肝脏更容易损伤。

总的来说,如果题主中的母亲和儿子,同时达到上面的三个条件,就很容易同时得肝癌。但是也给我我们提示,我们要从预防乙肝,发现肝癌家族史,以及生活因素多方面保护自己的肝脏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肝癌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肝癌医学科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1619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