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酒的医学科普,酒的医学作用

cysgjj 发布于2024-06-22 23:31:02 医学科普 4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酒的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酒的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2. 白酒中有脂块或者絮状物,可能是什么原因?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根据国内痛风治疗相关指南,痛风患者应当避免饮用黄酒、啤酒、白酒和洋酒,限制饮用红酒和果酒。相关文献资料表明,黄酒、啤酒的嘌呤含量较高,白酒和洋酒其次,红酒和果酒相对较少。

1.为什么痛风患者应当严格禁酒?

酒的医学科普,酒的医学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饮酒本身摄入嘌呤,会导致尿酸血症难以控制,大部分痛风患者会服用降尿酸药物,但如果同时摄入嘌呤较多,仍然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控制不佳,甚至诱发痛风发作

第二,目前公认,饮酒会导致尿酸降解代谢减少,也就是说即使酒里面嘌呤为0,酒精由于体内代谢途径的干扰,仍然能导致血尿酸高。

第三,饮酒往往会伴随着佳肴,甚至酒令智昏,会摄入海鲜动物内脏美味,忘记了它们也是应当严格禁止的高嘌呤食物

酒的医学科普,酒的医学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如果实在是需要偶尔喝酒应酬,哪一种酒嘌呤含量少?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些场合,没有酒确实也不合适,这种情况下,如果实在想喝一点,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还是红酒好一些

因为米酒、黄酒、尤其是陈年黄酒,嘌呤含量最高,其次是啤酒,而白酒同样能诱发高尿酸血症,因此这些酒对于痛风患者就是“毒物”,很容易诱发痛风。

酒的医学科普,酒的医学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悟空的邀请,首先回答问题:痛风患者,真的不能喝酒;不同的酒里面含的嘌呤确实不同、

首先,为什么不能喝酒?

主要是因为酒里面的乙醇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血尿酸的突然升高,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显著增加,所以,痛风患者是不能喝酒的。当然这其中有个插曲:红酒能不能喝呢?很多研究表明,红酒是不影响血尿酸值的,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在痛风患者里面,饮用红酒虽然不导致尿酸升高,但是也会引起急性发作的次数增加,所以,能不喝尽量也不喝。

酒里面有没有嘌呤?

大部分烈酒里面是没有嘌呤的。至于啤酒里面有没有嘌呤,我也查证了很久,找到了一两篇文献,国外的杂志,确实说:啤酒里面检测到了嘌呤物质。所以,啤酒里面是有嘌呤类物质存在的,至于其他酒,我没有查证,还不能确定。

最后,痛风在于规律治疗,饮食控制,作息调整;做好这些,痛风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

很多朋友会把痛风和高尿酸的概念混淆,我想这个提这个问题的朋友也是,要真的在急性痛风发作期,疼痛难忍,行动受限,谁还有心情喝酒呢?

通常想喝酒又有担心的朋友,是在痛风发作后的间歇期,或者有高尿酸,还未发作痛风的朋友,但是即使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也建议要限制饮酒,尽量少喝酒。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让高尿酸痛风患者少喝酒,是因为酒中的嘌呤含量高吗?我们来看下网上查询的各种酒的嘌呤含量——

白酒:每100g约含2mg;

葡萄酒:每100g约含5mg;

啤酒:每100g约含70mg;

黄酒:每100g约含150mg。

对于网上查询的这组数据是否准确,还值得商榷,抛开超低嘌呤含量的白酒红酒不说,不同产地、不同工艺生产出的啤酒、黄酒,陈年的黄酒和新生产的黄酒,其嘌呤含量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我们通常认为,白酒和红酒的嘌呤含量较低,而啤酒、陈年黄酒嘌呤含量稍高,之所以大家都在说高尿酸患者要少喝啤酒,是因为啤酒酒精度低,往往一喝就喝多,一瓶啤酒就有500ml~600ml左右,喝上几瓶,摄入的嘌呤含量自然就多了。

但嘌呤含量并不是我们建议高尿酸痛风患者限制饮酒,少喝酒的主要原因,如果以嘌呤含量来看饮酒种类的话,是不是可以白酒红酒可以敞开了随便喝呢?当然不是的!如果你敞开了喝白酒,可能一场大酒喝下来,就会让你痛风急性发作了!

白酒、红酒的嘌呤含量都不高,为什么还是要限制喝呢?我们在考虑高尿酸控制,预防痛风发作的时候,限制嘌呤摄入当然是要考虑的,但还要考虑影响嘌呤代谢,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之所以要对高尿酸痛风的朋友建议少喝酒,就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体内的嘌呤生成和排泄,同时一次性大量饮酒还有诱发痛风的风险。——

痛风发作起来会让患者生不如死。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生成的尿酸过多或排泄的尿酸过少,诱发了炎症反应,最终导致了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患者忌酒是有原因的。

1. 酒精会加快嘌呤的合成速度,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尿酸。

2. 酒精代谢生成乙酸,而乙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的降解代谢减少,即使酒里含的嘌呤量为0,由于酒精干扰了体内代谢,导致尿酸含量过高,会加重痛风。

3. 人体内有20%的嘌呤来源于食物,再加上酒里含有的嘌呤,会难以控制高尿酸血症。

4. 大部分患者虽然服用着降尿酸药物,但同时又摄入过量嘌呤,会诱发痛风,难控制病症。

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嘌呤的量也不一样。嘌呤含量的排序:黄酒、啤酒>白酒、洋酒>红酒、果酒

红酒的嘌呤含量低于黄酒和啤酒,酒精度数也较低,痛风患者若嘴馋首选喝点红酒,在一些不得不喝酒的场合,也最好喝红酒,但切忌贪杯。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广东骨科专家团】。

【2018.7.4 文字:569】

痛风患者真的不要喝酒!这不单单是酒中是否含有嘌呤,含有多少嘌呤的事情。

不同的酒中嘌呤含量不同,一般规律是:陈年黄酒最多,其次同啤酒,其后依次是:普通黄酒、白酒。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的理由如下:

而酒在此过程中却体现着处处阻碍的效果。

1.酒中的重要成份——乙醇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酒中的重要成份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从而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无法排泄出去的尿酸会存在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升高。

2.不同类型的酒中嘌呤含量不同,以啤酒和白酒、黄酒居多,会导致尿酸增加。

白酒中有脂块或者絮状物,可能是什么原因?

温度一低,可能就会发现白酒里有絮状物,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担忧。国家在酒的香型标准(GB/10781.1-2006)中指出:当酒的温度低于10度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10度以上应逐渐恢复正常。

  1. 白酒中的絮状物

这些絮状物的成分主要是高级脂肪酸乙酯,这些脂类在遇冷时,就会从酒中析出呈现白色絮状形态;不仅如此,在低温下脂类还会出现不同的结晶形态,比如棕榈酸乙酯就会结晶成为白色牛毛针状形态,这些析出结晶的脂类互相交织在一起,便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絮状物。

  1. 高级脂肪酸乙酯的作用

其一,高级脂肪酸乙酯的主要作用就是影响白酒的香型,没有这类物质存在,白酒就不会有各具特色的香气,也就不会有十二香型的白酒区分。虽然这些酯类物质在白酒中占比只有2%,但总的种类却有几百上千种,非常复杂。

其二,这些酯类物质还可以判断酒的品质好坏;这是因为白酒在低温下产生的这些物质是只有在粮食酒中才会出现,而人工自制的香精香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也正是粮食酒和酒精酒的显著区别之一。

当絮状物为可逆浑浊时,基本不仅可以断定这瓶酒纯粮酿造的可能性大,更可间接证明这瓶酒中自然产生的香味物质非常丰富,是好酒的象征。

白酒中,特别是老白酒贮存过程酒精有损失,导致酒度下降,一些易溶解酒精的物质形成过饱和溶液,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析出造成的白色絮状物出现。

这种物质一般是高级酯类、高级醇类。

白酒在存放过程中,酒精有不同程度的挥发,导致酒精度下降,一些溶解酒精的物质形成了过饱和溶液,这些物质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于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析出,形成白色絮状物。这些物质一般是高级脂类、高级醇类。这种情况,用颗粒状的酒类专用活性炭吸附,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可以去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酒的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酒的医学科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2167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