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题目有哪些

cysgjj 发布于2024-06-23 14:26:13 医学科普 51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重症医学科普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是什么?

重症肌无力症状什么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就是肌无力,不同的肌肉群受累,会有不同的症状,首发症状通常是单侧或者双侧的眼外肌肉无力,表现为上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重症眼球运动都会受到影响,甚至眼球固定,动不了。面部肌肉和口咽肌肉受累时会有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还会有咀嚼肌肉无力表现为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说话带有鼻音、发音障碍等等,如果疾病累及序胸锁乳突肌或者斜方肌时,会表现为颈部软弱、抬头困难、耸肩无力。如果是四肢肌肉受累,那么会有抬臂、梳头、上楼梯都困难。

总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就是各种肌肉的没有力气,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为可能发病类型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早晨的时候症状相对轻微,傍晚或者工作后症状就会加重了,休息后又稍微好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题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治疗比较简单,但是可能需要长期用这些药物治疗,比如溴吡斯的明,或者有些要用环磷酰胺、***等等免疫抑制剂或者激素类药物。长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发生了重症肌无力危象,就可能会有性命危险,必须马上抢救。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主要表现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酶抑制剂治疗后明显减轻。重症肌无力的年发病率为(8-20)/10万。

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题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20-40岁和40-60岁,40岁以前女性多见,40岁以后男性居多。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胸腺、免疫球蛋白因素综合评定,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而且女性患病几率更大一些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以肌肉神经受损为重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症状通常较为明显,具体症状如下:

面部症状: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肌无力症状有时会突然加重,出现吞咽和咳痰无力,呼吸困难,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等症状。

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重症医学科普文章题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身体症状: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抬臀、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皮肤湿冷、口腔分泌物增多、肌束震颤以及情绪激动、焦虑精神症状。

全身症状: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患者随着骨骼肌的使用继而出现无力加重的现象;通常在休息或睡眠之后症状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常常晨清暮重:一般早晨起床时肌肉力量正常并且活动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时分,反而出现无力症状;本病大部分症状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病情可逆,无力疲劳症状能够通过恰当治疗达到缓解。

重症肌无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我们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的应对疾病,一旦发现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的去治疗,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是多样的,因为全身的骨骼肌都可以受累,最典型的的症状是眼睑下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抬臂困难等,这些症状在休息的时候比较轻,活动后症状加重。

1、 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是重症肌无力中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单眼下垂或者交替性眼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患者表现为看东西不清楚,出现重影。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往往是由于膈肌或者其他胸壁的呼吸肌力量减弱所致,呼吸肌肉无力可以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通气-血流比失调和低氧血症,低通气可以引起高碳酸血症,甚至呼吸衰竭。上气道阻塞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常见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球肌麻痹可以导致上气道阻塞,加重呼吸系统症状,导致呼吸衰竭。最严重的上气道肌肉功能障碍是喉肌麻痹,导致吸气时声带内收,甚至麻痹。

3、 声音嘶哑

重症肌无力患者以以声嘶为首发表现的比较少见,发病率低,症状反复,无特异性,往往不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常常被误诊为喉炎、咽炎、声带麻痹、癔病性声嘶等。

4、 抬臂困难

重症肌无力患者抬臂会感觉困难,尤其抬臂过久更甚,稍作休息后会有所缓解。

顾名思义,肌无力,自然是以肌力的下降为主要表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为晨轻暮重的肌肉乏力。休息后好转,重复用力后加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眼肌型、脑干型及全身型。眼肌型最常见,全身型及脑干型仅占10%~25%。约30%患者在病程1~2年内转为其他类型,两年以上转型的少见。

眼肌型多以眼外肌受累为首发症状。常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睑下垂,可伴眼球活动障碍引起斜视、复视。重症者眼球固定。

全身型累及一组以上肌群,躯干及四肢均可受累,常伴眼外肌受累,球肌也可受累,但一般不重。轻症患者步行或上楼梯时感觉疲劳易累,重症者需要卧床休息。除了眼外肌受累的症状外,常伴有咀嚼、吞咽、构音困难以及程度不等的呼吸肌无力。多数患儿腱反射减弱,肌萎缩一般不明显,感觉正常。

脑干型球肌受累较明显,有吞咽、咀嚼及构音障碍。可伴有眼外肌受累及全身肌无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症医学科普文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症医学科普文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218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