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神内科医学科普,神内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08-27 19:46:05 医学科普 36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神内科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神内科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哪些医学杂志属于国家级的刊物?
  2. 医院每个科室的“世界性难题”分别是什么呢?
  3. 怎么去识别无症状的脑梗死?

哪些医学杂志属于国家级的刊物?

健康大视野》杂志 [1]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健康大视野》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0019、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52/R、邮发代号:82-584,国内外公开发行。

医院每个科室的“世界性难题”分别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收藏了很久。

神内科医学科普,神内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检验医学的“世界性难题”,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医学检验行业的从业者,深知本学科的局限,难题有很多。

大家都知道,检验科,通过化验某些项目来告诉医生患者得了什么病,以及严重程度。但是这些纷繁复杂的检验项目,却不是都可以百分之百地反映出患者的状况。或者可以这样说,不能够如医生和患者所愿,将疾病反应得精准,确切。

这里要提到两个概念:“特异性”和“敏感性”。

神内科医学科普,神内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特异性”,意思是某项检测项目发生变化,可以精准地反映出对应的一种疾病,而不是多种。而“敏感性”则是指患者罹患某种疾病时,即使是很轻微的病变,也可以检测到某一项目的变化。

理想检验项目,特异性和敏感性当然越高越好,最好是百分之百。拿肿瘤标志物为例,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甲胎蛋白增高并不一定是肝癌,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诸如影像学,病理学等,才能确诊如果有一天我们找到并可以检测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一旦发生变化就可以百分之百地确诊患者罹患肝癌,无需其他检测(高度特异性);并且一旦患上肝癌,极早期的情况下,就可以检测出这种物质的变化(高度敏感性),这样不但可以为患者省下一大笔检查的费用,还可以有效地节约医疗***,提高医疗效率。

但是在目前来说这只是理想,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要看大学生们今年如何报志愿。

神内科医学科普,神内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检验科祁一针儿”,敬请关注。

24-67

心内科:心衰和冠心病,为什么说冠心病是难题,因为,它只能控制,改善,不能治愈。还有高血压

神经内科:神经退行***变,还有脑出血,脑梗塞,植物人,都不能治愈。

肿瘤内科:各种晚期癌症

免疫科室:糖尿病,也只能控制,不能治愈

希望人类可以攻克疑难症,就是那种就算很严重或者晚期也很容易治愈

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从医生的角度来讲,很多疾病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因为人类的构造太复杂啦,现代医学的研究还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很多疾病都没有根治的办法,我来举几个例子吧。

心内科:高血压和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都没有办法达到根治,虽然通过口服药物,大部分患者可以将血液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需要终身服药,根本停不下来。

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慢支,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发展到后来,很多患者都是死于呼吸衰竭。

内分泌科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了,和心血管疾病一样,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离不开药物和胰岛素,没有办法达到根治。

外科:胰腺癌,胰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尽管近年来癌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多肿瘤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胰腺癌的生存率基本没有变化,大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失去了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只有可怜的5%左右。

骨科,应该是神经损伤的问题。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后,神经轴索生长缓慢,等生长到运动终板,运动终板已经没有功能。因此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神经转移等效果欠佳。如何提高神经修复的速度,如何保持运动终板的活性,如何最大可能恢复神经功能都是挑战。包括前段时间炒的很热的换头术,其中最难解决的还是神经的恢复问题。从颈部开始的神经恢复很困难。

怎么去识别无症状的脑梗死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靠CT或磁共振检出,其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流量减少,压力降低或有栓子来源,因其病灶小,在非功能区,或位于基底节区,但保留了白质纤维而无症状。

虽然无与病灶对应肢体麻木无力,但可有[_a***_]头痛及短暂脑缺血表现,研究发现男性60岁以后是高发年龄,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于此明显相关。

无症状性脑梗死又称静止性脑梗死。

指的是患者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颅内的软化灶或腔隙性梗死。然而这些患者并没有出现肢体瘫痪、麻木或口齿不清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脑梗死”。

无症状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患病率为8-28%,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慢性病等均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

无症状性脑梗死诊断往往通过影像学检查,例如CT和MRI鉴别诊断,MRI的敏感性高于CT。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神内科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神内科医学科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3817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