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肺栓塞医学科普,肺栓塞医学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09-01 09:28:26 医学科普 32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肺栓塞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肺栓塞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贝赫切特病是怎么回事?
  2. 手术后推荐早期下床活动,有什么好处?

贝赫切特病是怎么回事?

贝赫切特病旧称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但P一ANCA及C一ANCA化验为阴性。主要症状为眼炎,外阴生殖器溃疡及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瘍三联症,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从青少年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女性多見。病因不清楚,可能环境遗传因素,及感染(结核病)有关。主要临床表現:1.眼部出现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结合膜炎、前房积脓、角膜炎、玻璃体病变、葡萄膜炎、视***炎,严重时可出现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2.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在病变初期表现为唇、口腔黏膜、舌体、牙龈等出现小结节,会快速发展成大小和深浅不一的溃疡,中心为浅***坏死,边界清晰、局部围绕着红晕,可单独出现,也可能成批出现。病情严重的患者的扁桃体、咽喉深部、消化道也会出现溃疡,从而影响正常进食。3.外阴溃疡反复发作,部位一般在女性的大小***、男性的***、***、阴囊等部位,外观形态与口腔出现的溃疡大致相似。4.皮肤改变:包括了多形性环状红斑皮疹、结节性红斑样皮疹、丘疹、脓包、痤疮样丘疹。5.其他可累及关节出现晨僵等类风关症状,大血管偶可形成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心脏冠脉受累可引起心梗文献曾有报道。引起肺纤维化少見。神经系统偶可累及出現周围神经炎,脑膜炎,脑炎等。贝赫切特病的诊断依据病史,化验自身抗体排除红斑狼疮等风湿病。皮肤***反应阳性是此病比较特异的检查。即***皮肤或在注射24一72小时后,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疱或脓疱。贝赫切特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用药时间长短不一。多数患者需要较长期服药,主要是免疫调节药或免疫抑制药。常用药为***,苯丁酸氮芥,乄一干扰素,环孢素,环磷酰胺,骁悉,甲胺蝶呤,秋水仙硷等,本病无根治办法,治疗目的为减轻相关脏器损害,尤其是眼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贝赫切特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三方面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发病。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肺栓塞医学科普,肺栓塞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口腔溃疡: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眼炎:约50%患者有眼炎,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生殖器溃疡:约75%患者出现***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的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等处。

肺栓塞医学科普,肺栓塞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皮肤病变:皮肤损伤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脓***、丘疹、痤疮样皮疹等。

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约为5%~50%,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较多见,可有头痛、癫痫、无菌性脑膜炎、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受损较少,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消化道损害:又称肠自塞病,发病率为10%一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有可能受损出现溃疡,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

肺栓塞医学科普,肺栓塞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血管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受到影响,约10%~20%患者患有大中血管炎。动脉系统受损易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静脉系统受损更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肺部损害: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但大多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瘤、肺纤维化,严重者可形成血管栓塞,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术后推荐早期下床活动,有什么好处?

现在胃肠肿瘤手术,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术后第1天(比如1号手术,2号开始下床)就开始让患者下床活动,当然开始坐在床边,然后在床边活动,活动量不宜过大。但是,是否一定下床活动不能强求,看患者自身的反应和体力。少数人对麻醉药和或术后止痛泵比较敏感,容易头晕、恶习等不适,这种情况就不适合下床活动,可以在床上活动四肢;另外,如果患者手术创伤比较大,创面比较容易渗血,在应用止血药的情况下,不宜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或特殊的手术方式,比如直肠癌做不保留***的手术,由于切除直肠及周围系膜后,后盆腔呈空虚状态,站立时小肠容易坠入盆腔,导致小肠粘连在盆地,形成肠梗阻,一般建议患者卧床2-3天,当然,这个不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只要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建议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适当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_a***_]各系统的早期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

1)有利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粘连性肠梗阻机会: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早期排气,排便,可以尽早恢复经口进食;同时早期活动,降低腹腔肠粘连机会,但是这个只能是降低,而不是避免。由于手术客观上增加肠粘连风险,活动后胃肠位置改变,可以减低严重粘连的风险。

2)促进肺功能,减少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机会: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全身器官代谢,增加需氧量,促进肺功能恢复;肺活量增加,减少肺不张机会,促进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

3)降低静脉血栓风险:下床活动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降低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机会,由于肿瘤患者本身是血栓高危因素,在加上高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容易导致围手术期血栓形成,而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机会。

4)改善患者心态,促进康复: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本身就是一个正向反馈的信息,说明患者手术创伤不大,恢复快,给患者积极的暗示作用。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肺栓塞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肺栓塞医学科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3933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