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面肌痉挛医学科普,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10-29 07:46:05 医学科普 37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面肌痉挛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面肌痉挛是怎么形成的?
  2.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
  3. 面肌痉挛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4. 面肌痉挛的症状?
  5. 面肌痉挛一定要手术吗?

面肌痉挛是怎么形成的?

目前主要是存在面部肌肉痉挛,一般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主要考虑是存在神经肌肉问题导致的临床症状如果存在面部神经肌肉痉挛的情况下,建议还是需要完善局部肌电图检查,看一看有没有存在明显的局部神经肌肉问题,平时需要保证睡眠注意休息。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

以下回答摘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李红伟 主任医师 《经常挤眉弄眼、嘴角抽动,当心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医学科普,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分次口服,症状开始改善后缓慢增量,部分患者可减轻症状。氯硝西泮,0.5-1mg/Tid,口服,可使症状减轻。常用于发病初期,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

面肌痉挛医学科普,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是一种噬神经蛋白,可阻滞胆碱能神经的活动,注射在病肌时能造成暂时性迟缓性麻痹。肉毒素多在注射后经过2-5d潜伏期逐步起效,持续有效期约3个月。

(3)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医学科普,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药物治疗、注射肉毒素等方式,通常短期有效果,长期效果较差,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目前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原理:已经证实大多数面肌痉挛病因与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受责任血管压迫有关,责任血管多成袢状从面神经REZ区通过并造成压迫。

手术在显微镜下十分精准地找准面神经和肇事血管,并且用特殊垫片Teflon分开血管和神经,解除了血管对面部神经的压迫,面肌痉挛的病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垫片不易被吸收,植入之后可以一直发挥作用,有效防止复发。特点:微血管减压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风险可控,能完整保留神经功能;手术一般在耳后做一个直径约5cm的小切口,颅内操作全程在显微镜或内镜下进行;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少,时间较短,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一周内便可出院。疗效:MVD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87.5%~99.3%,长期随访复发率低于10%。

面部肌肉痉挛主要由面部神经***、面部肌肉痉挛发作以及一些异常表情和疼痛症状引起。病因学大致可分为:1 .免疫低下引起的面神经感染导致痉挛症状;2.颅内动脉血管在面神经上方延伸,有时由于血管搏动、与面神经粘连和***面神经而引起症状。在第一种情况下,抗病毒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激素可适当用于缓解面部神经水肿,针灸可***治疗。

面肌痉挛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面肌痉挛的临床症状严重的会呈现出一种强直性,导致同侧的眼睛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自主运动时加剧,这些都是面部痉挛的一起典型症状。也会出现嘴角跟着向上翘,有的人在发作的时候同时出现视物模糊。

面肌痉挛的症状?

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从轻到重逐步发展的。最轻的面肌痉挛,只会有眼角的抽动,抽搐的时间很短,一天复发的时间也很短,基本上抽搐2-3秒,一天发作1-2次,是症状相对比较轻微的。如果不继续管,会逐渐加重,则会出现眼角的频繁,抽搐时间会延长,有的甚至能延长到5分钟以上

面肌痉挛一定要手术吗?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建议如果是这种面肌痉挛临床表现比较严重的话,通常是手术治疗比较好,如果比较轻微的话,也可以考虑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面肌痉挛医学科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53015.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