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医学科普检验科,医学科普检验科工作总结

cysgjj 发布于2024-11-14 13:20:10 医学科普 4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学科普检验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学科普检验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临床病例与疑似病例有什么区别?
  2. 网传酒精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会产生毒气,是真的吗?

临床病例与疑似病例有什么区别?

今天的官方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出来以后,相信很多人也和笔者一样吓了一大跳,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较昨日2015例足足增加了651.96%,六倍之多!这增长速度,简直就是火箭发射啊!难道疫情一夜之间突然严重起来了吗?史上最严厉的防控措施之下,难道形势还更加恶化了吗?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下这份官方通报。

医学科普检验科,医学科普检验科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含湖北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重症病例减少174例,新增死亡病例254例,新增疑似病例2807例。

划重点,含湖北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官方通报里多了一个新的名词“临床诊断病例”。

何谓“临床诊断病例”,我们来科普一下。

医学科普检验科,医学科普检验科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湖北省的诊断标准中较第四版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一项: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什么概念呢?我们平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询问一些症状,然后会根据症状描述做一个简单的查体,这时候医生就会对你的病症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医生会给你开检查单,根据检查报告,结合症状、查体结果,医生给出的诊断就是临床诊断。在医院的门诊日常中,临床诊断是运用最多的诊断方法,通过临床诊断,筛查了一大部分门诊就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症状典型,检查报告符合病症特点,可以运用临床诊断。

事实上,绝大多数疾病的症状并非是独一无二,而你所做的B超、CT、验血、验尿等检查结果也不能确定你所患的就是“**病”,只有住院进行如血样、痰拭子、穿刺、活体等标本取样后通过检验科或者化验室检查后,确定发现了病原体才能够最终确诊。

医学科普检验科,医学科普检验科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确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官方通报中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湖北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1820例,这应该是满足“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高度同源。”的新增确诊病例数。

网传酒精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会产生毒气,是真的吗?

酒精和84消毒液是不建议搭配使用的。

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75%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了。

有人可能会想,酒精可以消毒,84消毒液也可以消毒,那这俩混合在一起,强强联手,事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将酒精和84消毒液混在一起,是会发生化学反应,酒精也就是乙醇,混合在一起的话,会把乙醇和84消毒液的次氯酸钠反应掉了,从而生成了没有消毒作用的乙醛,理论上讲生成的乙醛有可能会被过量的次氯酸钠氧化成乙酸甚至会发生氯仿反应,生成有毒的有机氯化物。

那乙醇和84消毒液混合会不会产生氯气?答案是,不会 。因为为了稳定次氯酸根,在84消毒液中会添加少量强碱性的NaOH,在碱性环境下氯气是不会跑出来的。

总之,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不会得到氯气,但不建议混合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

酒精使用方法

在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不能直接接触火源,还需要预防酒精蒸汽导致的爆炸和燃烧。

由于酒精挥发性强,容易产生酒精蒸气,特别是在密闭的空间,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医用酒精的使用安全

如门窗关闭的房间中,可能导致酒精蒸气聚集,达到爆炸范围,遇到火源则引发燃烧,甚至爆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学科普检验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科普检验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566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