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科普 > 正文

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破伤风科普知识

cysgjj 发布于2024-12-23 06:37:28 医学科普 5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破伤风医学科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破伤风发作还有救吗?
  2. 现在有些医生为何总让打破伤风?
  3. 被生锈的铁器刺伤,会得破伤风吗?

破伤风发作还有救吗?

去年5月份的时候,我外甥女婿农忙的时不小心手上被竹签扎了,由于当时草率处理,加上误诊没得到及时治疗,险些送了命,治疗费也花了差不多十万,人现在康复,外出打工去了。

如果身上被东西划破了,不要觉得小伤口忽略了,一定要及时处理好伤口,一旦破伤风发作被忽视了真的会要人命的。

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破伤风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破伤风发作还有救吗?

破伤风发作也是有救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部分病情较轻者可以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高达70%,新生儿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

破伤风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严重疾病,一旦发现应立即就诊,治疗包括对伤口及时彻底清创、应用破伤风类毒素或破伤风免疫蛋白中和毒素、应用抗生素控制肌肉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并将患者置于安静、温暖环境避免各种***如阵风、强光、声响等。

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破伤风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主任医师 黄象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有,不过要进专业水平很高的ICU,花费也是非常大的,我一个病人进了全省顶尖的专业救治破伤风发作的ICU,住了一个月,花费进40万,最后救治好了。即使这样,治愈率也只有50%。

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破伤风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医生,国家***公共营养师,想要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中药养生,敬请各位大佬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哟@都市健康资讯

破伤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经常发生的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创伤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并生 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制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特异***染。除此之外,也会发生产妇和新生幼儿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在深部组织由于与外界不相同,造成缺氧环境,破伤风梭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许多外毒素,这些毒素通过血液传入身体神经组织,比如脊髓、大脑等部位,这些毒素会与神经细胞的突触结合,一直突触释放抑制性毒素,致使随意肌紧张痉挛。此外,还有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问题。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天左右,也有24小时以内或超过20天发病;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带后7天左右发病,故俗称“七日风”。

破伤风典型的表现是肌肉痉挛,最先表现在咬肌,随后为面部肌肉,颈部,背部等部位。还有呼吸窘迫和自律性不稳定。破伤风的死率很高,对于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70%以上,即使经过综合 ICU 治疗,病死率仍高达 3 0%-50% 。

破伤风预防关键在于免疫接种,包括受伤前婴幼儿时期的主动免疫以及受伤后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接种。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导致的急性中毒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间断性、强制性痉挛,其中以咬肌痉挛为最明显,可以导致牙关紧闭。



如果对这个描述没有感觉的话,自己对着镜子,做出笑的表情,但是牙关紧闭着,这种情况叫做苦笑面容,是破伤风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当然,患者出现这种表现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不可控制的。

除了苦笑面容之外,破伤风患者还能会出现下颚僵硬、吞咽困难、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容易生气、四肢强直、头痛、发热、咽喉痛等表现,后期患者的下颌几乎不能张开。

还有一个典型的表现是,患者的[_a***_]、颈部和背部肌肉发生强直和痉挛,导致身体像弓一样,称为角弓反张。不过,绝大多数患者的意识是清楚的。

但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持续痉挛,可能会导致昏迷。而全身痉挛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胸壁僵硬,或声门痉挛而不能说话。可以累积呼吸,引起发绀和致命性窒息。通常患者很少马上死亡的。

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破伤风,其中主要是新生儿和青少年。从全球范围来说,破伤风的病死率约50%,其中15%~60%的死亡患者是未经治疗的患者,80到90%的死亡患者是新生儿,年老和静脉***者的病死率最高。

所以,对大多数原本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并不是发生了破伤风肯定会死亡。如果经过积极的救治,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应该是可以逐渐恢复。

破伤风的死亡率跟潜伏期有一定的关系,潜伏期越短,病情进展得越快,而治疗越迟,愈后就越差。对一些没有明显感染灶者,病情发展往往会比较缓和一些。

现在有些医生为何总让打破伤风?

受伤总有人会问到,现在为何有些医生总让打破伤风?严重的破伤风,若不救治,病死率是100%。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下有关破伤风的知识。

1、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急***染性、中毒性疾病。破伤风机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及环境、人体及动物粪便中。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后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出现窒息和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2、破伤风感染的表现?

破伤风感染后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会有3-21天的无典型症状的潜伏期,但多数在10天左右。破伤风感染的伤口局部可无明显的炎症或感染征象。破伤风典型症状为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早期症状为漏口水、出汗和易活动

3、什么情况是破伤风的高危因素

破伤风梭菌在一般浅表的伤口不容易生长,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局部形成“ 厌氧微环境”,以下因素是高危因素:

(1)钉子或针的穿刺伤;动物或昆虫咬伤;烧烫伤、挤压伤、烟花爆竹炸伤等。

(2)开放性骨折;新生儿脐带感染; 慢性鼻窦炎、中耳炎、口腔感染、肛旁脓肿等。

(3)伤口被泥土、粪便、痰液污染。

(4)异物残留在体内,如钉子或碎片。

4、破伤风的治疗。

患者有伤口及上述高危因素时,应该到急诊外科、创作外科、烧伤外科接受专业规范治疗。根据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史进行正确的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如果已经是破伤风发病状态,应该到急诊或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

总之,打破伤风是预防破伤风感染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有外伤等高危因素时,应该及时到外科进行专业规范处理,做好破伤风的预防及处理。

被生锈的铁器刺伤,会得破伤风吗?

首先我们必须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梭菌平时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以土壤中最为常见。破伤风常发生于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虽然这样,但是并非伤口被生锈的铁器刺伤,就一定会得破伤风。因为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缺氧环境。如果伤口较深、伤口外口较小,没有进行及时的清创处理的话,就容易形成一个适合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从而感染破伤风。尤其是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更加容易得破伤风。因此,被铁器刺伤是否会得破伤风,不是取决于铁器是否生锈,而是取决于伤口的状态以及是否及时进行清创以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018-01-20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破伤风是什么,这样的细菌存在于哪里?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感染后发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容易感染的致伤因素呢?

国内有研究发现铁制品割伤和切伤的患者为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木刺伤和石块割伤也是较为常见的致伤原因, 近年来,破伤风致伤原因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鞭炮炸伤、仙人掌刺伤、 高处坠落伤等原因,还有诸如外科手术术后感染、静脉毒品的不洁注射、糖尿 病病人皮肤破溃引起的感染等,由于这些并非人们通常所熟知的致伤因素,且多 与劳动所致的外伤无关,常常被患者忽视,就诊时无法准确全面地回忆外伤史, 对医生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了解破伤风患者致伤因素的演变,对于早 期正确诊断和治疗破伤风极为重要。

破伤风梭菌为革兰阳性的梭状芽孢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在粪便及泥土中广泛存在,可产生毒性极强的具有痉挛毒性和溶血毒性的外毒素。感染了破伤风患者的潜伏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文献证实破伤风的潜伏期与入侵细菌的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及外伤后是否 注射抗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关。上述因素同时也可以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进一步影响患 者的病情分级。

人类对破伤风梭菌普遍易感,且多数人对破伤风并无终生免疫,因此,接种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是唯一可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通过预 防接种可使大部分人获得破伤风的终身免疫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破伤风 抗体浓度下降,绝大部分人只能在接种后的10年内维持抵抗破伤风感染的有 效抗体浓度。但一旦完成一级预防,作为患者伤前及伤后的预防性接种,再次 加强免疫后能很快产生保护性抗体。由此可见,若想获得切实可靠且长久的破 伤风保护性抗体,需定期加强疫苗免疫,维持有效抗体浓度。因此,对破伤风感 染高危的老年人,可以重复接种,以获得长久有效的免疫力,减少破伤风的发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破伤风的医学科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prpw.com/post/6435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